成都部分地区鼠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2019-06-21 09:00:22 763

  (1)灭鼠管理工作不力。政府部门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灭鼠,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灭鼠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在成都灭鼠公司,目前,城市灭鼠工作主要由专业的成都灭鼠公司承担,灭鼠公司灭鼠人员组成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均较低的临时工,不能保证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鼠害防制知识,使他们掌握科学的灭鼠知识并按照规范灭鼠程序开展鼠害防制工作,专业灭鼠公司开展灭鼠工作时缺乏政府部门的督导,以致灭鼠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卫生法规,保证实施城市综合灭鼠措施时有法可依,并不定时对灭鼠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检查,形成政府组织监督,专业公司主导,全民参与的鼠害防制体系。

  (2)社区环境卫生状况欠佳,且饮食行业较多,本次调查显示,居民反映该城市社区周边有饮食行业的人数占总调查居民的63.49%,垃圾站有50%以上不符合标准,废弃食品可见情况达90%以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如果食物保管不当,鼠类容易获得食物,再加上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随便乱扔食物以及外环境的垃圾清理不及时等因素,都增加了鼠类的食物来源,加快了鼠类数量的增加。社区应加强环境治理和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环境卫生与鼠害关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规范社区居民的卫生行为,如:整治环境卫生,管理好食品,不乱扔杂物,社区居民和环卫工作人员随时关好垃圾站门、大小餐馆将剩余食品密闭放置等工作,物品堆放整齐,及时处理垃圾粪便,堵塞鼠洞及通道,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灭鼠措施。

  (3)城市拆迁或改扩建项目增加,导致拆迁周边地区鼠密度迅速增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改造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旧城改造已从零散的点状向成片(整个小区)或成线(拆房修路)发展,同时,容鼠量大的旧房、危房、环境脏乱及食物丰富的地方在拆迁或改扩建时遭受破坏,家栖鼠的领域、巢区及正常活动场所遭受铲除,造成群体离散,迫使鼠类向四周逃窜,短时间内,能使拆迁或改扩建周边地区鼠密度迅速增加数倍至数十倍。鼠类逃窜到生疏环境,破坏性极大。本次调查显示,回答住户周围有旧房拆迁或改建情况的人数为192人,占总调查居民的34.53%。有研究表明,在城市拆迁或改扩建前实行1~2次灭鼠,并在拆迁或改扩建地区的四周设置防鼠带的防灭措施,能有效阻止拆迁或改扩建地区的家栖鼠向周边扩散。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有关部门已经制订或颁布了有关对拆迁或改扩建地区除四害工作的规范,除了各拆迁或改扩建地区的建房者要重视灭鼠工作外,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检查,确保城市拆迁或改扩建地区灭鼠工作的质量。

  (4)城市社区灭鼠方法单一,即仅采用0.005%溴敌隆三合粉进行灭鼠,未根据具体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或毒饵,亦没在药物灭鼠的同时配合其他有针对性的综合灭鼠措施,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社区灭鼠效果差,占调查人数的60%以上。专业灭鼠工作人员应结合特殊环境和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灭鼠方案,如:在饮食行业用毒饵法和粘捕法较好,在下水道采取腊块灭鼠药物进行灭鼠可以提高灭鼠效果,在缺乏水源的地方灭鼠时应投放含水分多的食物和灭鼠药物拌成的毒饵,同时采取其他综合鼠害控制措施。

  (5)防鼠灭鼠设施不齐全。通过对灭鼠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访谈,以及对该城市社区现场的观察,结果显示,该城市社区室外毒鼠屋破坏严重,灭鼠药物直接投放在靠墙的地面;社区下水道防鼠网、地下室挡鼠板等防鼠设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置。政府应拨出鼠害防制专项经费完善防鼠设施,对遭破坏的防鼠及灭鼠设施进行补充和维修,特别是加强下水道设置防鼠网、室外毒鼠屋等设施的安装与维修。

  (6)灭鼠防鼠工作不规范。未遵循科学灭鼠原则,开展灭鼠工作前不进行鼠情调查,灭鼠采用一次性投药,导致鼠密度高的场所药物不够,鼠密度低的场所药物浪费;不调查灭鼠地区的鼠种和环境特点,采取单一的0.005%溴敌隆三合粉药物灭鼠,可能导致鼠类产生抗药性以及明沟暗渠形成投药死角。灭鼠药物投放后,未按照“吃多少补多少,吃完加倍”的原则进行补投毒饵。阶段性灭鼠工作结束后没有进行定期监测、不了解鼠害的恢复情况,忽视灭鼠后巩固措施和防鼠设施建设,从而造成鼠密度很快回升。因此,灭鼠专业人员应开展鼠种、鼠类分布和数量、鼠类随季节消长情况、灭鼠效果、灭鼠地区生态特征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分析城市鼠害动态、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灭鼠措施。


13568902822

周一到周五9:00-18:00(法定节假日休息)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