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控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灭鼠方法可以分为以下类: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生物灭鼠、生态灭鼠。下面成都灭鼠公司就来依次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物理灭鼠(器械灭鼠):是一种使用广泛,器具方式众多的灭鼠方法。包括捕鼠器、捕鼠笼、粘鼠板、驱鼠胶以及电击板等。
化学灭鼠(药物灭鼠):是目前为止使用最方便、最受欢迎、灭效最强的一种灭鼠方法。此类方法又可分为熏蒸灭鼠(破坏动物的中枢神经)和肠毒物灭鼠破坏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肠毒物灭鼠又可分为毒饵法、毒气法、毒水法、毒粉法和毒糊法。好的适于使用的灭鼠剂通常要求药物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不会使动物立即产生拒食现象而不会再次取食,并且还要保持较高的毒力和灭效。
生物灭鼠:主要是通过自然界的食物链来达到灭鼠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利用以害鼠为食的一些食肉动物(鼠类的天敌)来进行捕杀和消耗的一种灭鼠方法,此外还包括一些能使鼠类致病的微生物。因此,必须大力保护鼠类的天敌,这对灭鼠工作尤为重要。
生态灭鼠:通过恶化鼠类的生存条件,降低环境对鼠类的容纳量来实现。对于室内而言,必须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特别是厨房的卫生;对于室外来说,则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积极广泛地种植各类植物,提高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一旦形成了固有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那么鼠害也就会自然减少。
近年来,“绿色”鼠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转向对有毒植物的研究更显得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有毒植物约有万多种,例如:洋金华、曼陀罗、天南星、牛心節子、菖蒲、木鳖子、乌头、铁棒锤、毒芹等。它们中的活性物质是植物自身抵抗防御、并与病虫鼠等长期适应演变协同进行的结果,其中有多种植物对啮齿动物具有毒杀、驱避或使其产生不育的奇特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目的。而将这类植物相关的有效成分与啮齿动物的食物混合后做成馆料,就可用于毒杀害鼠,成本低且易操作。
近年来,由于鼠害的严重性以及化学灭鼠剂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促使研究者对灭鼠植物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在灭鼠植物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化学成分、有效利用、中毒机制以及如何利用等一系列研究措施中取得了大量而宝贵的资料。随着观念的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植物源农药已经逐渐成为农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具有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基本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可以明显降低或有效避免目前化学农药带来的“农药公害”。从广义角度来说,所谓灭鼠植物即指啮齿动物取食某种植物后,植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能够在啮齿动物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进而引起动物发生毒性反应,导致动物死亡或引起动物不育的连锁效应,从而使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植物。鉴于此,灭鼠植物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鼠类动物在取食后,动物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毒性反应,并最终导致鼠类动物死亡的植物,也叫杀鼠植物,如曼陀罗、皂荚、苦参、铁棒锤、马钱等;另一类是鼠类动物在取食后,能引起动物产生不育效应,使动物不能正常的生育繁殖后代,并最终可导致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植物,如昆明山海棠、穿心莲、白屈菜、牛膝、猫眼草等植物。